村庄不仅要建设好还要发展
作者:bet356官网首页日期:2025/11/13 浏览: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编辑部:近日,记者采访发现,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,一些地区存在重形式轻业态、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。他们满足于村容村貌的“衣冠”,对资源盘活、产业培育、市场开拓、品牌培育等经营环节重视不够。这就导致了“有景无望”、“新居无新业”等问题,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。党的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坚定推进农村全面复兴。维尔年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,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村庄的振兴中。近年来,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,与农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不断下沉,一大批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道路硬化、厕所改造、垃圾处理、村容村貌改善等建设成果有目共睹。乡村振兴不仅靠建设,更靠管理。一个只注重建设、不注重管理的村庄,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和内生实力,无论基础设施多么完善,最终都会导致公共投资的积累、资源的闲置,甚至进一步衰落,最终会导致“空心化”。相反,管理良好的村庄可以改变生态将优势、文化底蕴、产业特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,吸引人才和资金回流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增强村庄集体水平,提高乡村管理效率,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。村庄管理本质上是村庄内各种资源要素的系统整合、再生和增值。这是从“输入”到“输出”、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重大一步。如何推动村庄从“好建设”走向“好管理”,切实将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,是各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。只有从定位规划、产业发展、学科培育、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,能否有效激活村庄发展动力?科学规划和定位是村庄管理的前提。不同的村庄在区位条件、资源禀赋、文化底蕴等方面存在差异,只有找到合适的特点和定位,因地制宜,村庄管理才能做到全面。各地要立足村庄实际,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定位,通过优化空间布局,确保特色有用项目落地实施,让每个村庄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。该村的主要经营以工业为主。现实中,一些村庄还存在产业选择随意、粗放发展、效益低下等问题。要根据比较优势选择产业,改变“实施土地、资金、政策等要素精细化配置,聚焦特色主导产业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将有限资源集中到优势产业和关键环节,创新营销模式,切实提高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。乡村管理的关键在于人才。一方面,各地要努力引进和培养乡村管理人才,不仅要吸引外来人才、企业家、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。一方面,要加强对村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,提高其市场运作能力;另一方面,要积极培育职业农业经营管理者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,探索差异化经营模式。创新集体组织经济合作、社会资本合作等经营模式,明确利益联动机制,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村庄管理的重要保障。一些村庄建设用地闲置,集体财产一文不值,“资源变资产”的通道尚未打通。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,改革再生机制,以市场化导向,把不良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,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重要作用,让村庄不仅建设好、管理好、发展好,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好家园。记者吴鲁木2025年11月12日驻重庆(文章来源:经济日报)
(编辑:邓浩)
相关文章